改革开发以来,数十万山乡农民手持一根竹杆涌进山城,帮助市民负重,肩挑背抗,爬坡上坎,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活力和喧嚣。这支“棒棒军”无序的劳动构成了特殊的打工阶层,方便了市民,也给城市带来了麻烦,没有豪华的场景和深刻的经济改革活动,但却又实实在在的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涌动和变化。“棒棒军”随着改革的速度进终要消失,但却无法回避地给山城的改革留下重重的一笔。
1946年,虽然国内大局势依然动荡不安,不过毗邻南海之滨的厦门则照常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和平景象。经营富祥绸缎庄的掌柜刘裕生意兴隆,家和安泰,他与夫人罗衣云共同育有士杰、士文、亚琪、士华、亚萍等五个子女。却没想到,在他们最快乐的这一时刻,竟是苦难和离乱的开始。中秋佳节,士文不慎遭人拐卖,刘掌柜和妻子追查儿子下落时双双溺水身亡。在此之后,富祥绸缎庄呼喇喇如大厦倾,万贯家产星飞云散,幼小的孩子们过早的承受了父母双亡的创痛,更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变故中分隔海峡两岸。